您现在的位置: 麒麟掌 > 麒麟掌开花 > 正文 > 正文

巨石结庵,开法化众石头希迁禅师悟道因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9/2 13:14:24
防治白癜风全面升级 http://m.39.net/pf/a_7540894.html
巨石结庵,开法化众

石头希迁禅师

南岳石头希迁禅师,青原行思禅师之法嗣,端州高要(今广东省肇庆市)人,俗姓陈。大概是宿世修行的缘故,母亲自怀上他以后,即不喜欢荤腥;降生后,不哭不闹,从不给保母添麻烦。希迁自幼聪慧,七八岁时就萌发了出家的念头。他对乡民迷信鬼神、杀生祭祀的风气很不满,经常“往毁丛祠,夺牛而归。”出家后,希迁禅师即前往曹溪亲近六祖,可惜的是,他还未来得及受具足戒,六祖就圆寂了。于是他禀六祖之遗命,前往江西青原山,投行思禅师。《五灯会元》记载:六祖将示灭,有沙弥希迁,问六祖:“和尚百年后,希迁未审当依附何人?”六祖道:“寻思去!”因此,六祖顺世后,希迁禅师便每日于静处端坐寻思,寂若忘生。当时,六祖会上有位首座和尚,看到希迁禅师这等样子,就问:“六祖已经圆寂了,你在这里空坐干什么呢?”希迁禅师道:“我禀承六祖的遗诫,坐在这里寻思。”首座道:“你有一位师兄,叫行思和尚,现住在吉州,你的得法因缘在他那儿。六祖说得很明白,是你自己糊涂。”希迁禅师一听,便立即礼辞六祖的龛位,直接前往青原山静居寺,参礼行思和尚。希迁禅师初礼青原

青原行思

子何方来?

石头希迁

曹溪

青原行思

将得甚么来?

石头希迁

未到曹溪亦不失

青原行思

若恁么,用去曹溪作甚么?

石头希迁

若不到曹溪,争知不失?

石头希迁

曹溪大师还识和尚否?

青原行思

汝今识吾否?

石头希迁

识——又争能识得?

青原行思

众角虽多,一麟足矣(牛角、羊角等,世间上的角虽多,能得到麒麟的一角就够了)。

石头希迁

和尚自离曹溪,甚么时至此间?

青原行思

我却知汝早晚离曹溪

石头希迁

希迁不从曹溪来

青原行思

我亦知汝去处也

石头希迁

和尚幸是大人,莫造次(和尚幸是有道之人,说话不要这么轻率)

过了一些日子,行思和尚又重新问希迁禅师

青原行思

汝甚么处来?

石头希迁

曹溪

行思和尚便举起手中的拂子

青原行思

曹溪还有这个么?

石头希迁

非但曹溪,西天亦无。

青原行思

子莫曾到西天否?

石头希迁

若到,即有也。

青原行思

未在,更道(你回答的不在理,再道一句)。

石头希迁

和尚也须道取一半,莫全靠学人。

青原行思

不辞向汝道,恐已后(以后)无人承当(我不是不想告诉你,只是担心,我若告诉了你,今后便没有人承担佛法了。佛法须是自悟始得,他人是他人的,终不关汝事)。

说完,便命令希迁禅师前往南岳,给怀让和尚送信,并吩咐道:“汝达书了,速回。吾有个斧子,与汝住山。”希迁禅师于是持书来到南岳。希迁禅师礼拜南岳和尚后,并没有把书信上呈给他。

石头希迁

不慕诸圣、不重已灵时如何?

南岳怀让

子问太高生,何不向下问?

石头希迁

宁可永劫受沉沦,不从诸圣求解脱。

南岳和尚一听,知道希迁禅师已彻,便不再答话,径直回方丈室去了,于是希迁禅师重新返回青原山。

青原行思

子返何速?书信达否?

石头希迁

书亦不通,信亦不达。去日蒙和尚许个斧子,只今便请。

行思和尚坐在禅床上,当即垂下一足来。希迁禅师一见,便叩头礼谢。为了进一步勘验希迁禅师,一日,行思和尚又问希迁禅师:

青原行思

有人道岭南有消息

石头希迁

有人不道岭南有消息

青原行思

若恁么,大藏、小藏从何而来?

石头希迁

尽从这里去

经过多次锤炼,这一次,行思和尚终于印可了他。唐天宝初年(74),希迁禅师得法后,即离开青原前往南岳衡山南台寺。南台寺的东侧有一块巨石,状如莲台,希迁禅师乃结庵其上,开法化众。时人皆称之为“石头和尚”。希迁禅师的禅风高峻,接机干净利索,决不拖泥带水,为诸方尊宿所称叹。《宋高僧传》中讲,“初岳中有固(南岳坚固)、瓒(南岳明瓒)、让(南岳怀让)三禅师,皆曹溪门下,佥(qian,皆)谓其徒曰:‘彼石头,真师子吼,必能使汝眼清凉。’由是门人归慕焉。”当时,禅林中盛传这样一种说法,“江西主大寂(马祖),湖南主石头。往来憧憧,不见二大士为无知矣。”由此可以想见石头禅师的门庭之盛。石头和尚曾有一段上堂法语,显示了他对南宗禅法的透彻把握。他说:“吾之法门,先佛传受(授)。不论禅定精进,唯达佛之知见。即心即佛,心佛众生,菩提烦恼,名异体一。汝等当知,自己心灵,体离断常,性非垢净,湛然圆满,凡圣齐同,应用无方,离心意识。三界六道,唯自心现,水月镜像,岂有生灭?汝能知之,无所不备。”关于他禅风的高峻,我们可从他接人的机锋语录中略见一斑:

1时门人道悟问:“曹溪意旨谁人得?”师曰:“会佛法人得。”曰:“师还得否?”师曰:“不得。”曰:“为甚么不得?”师曰:“我不会佛法。”

2又有僧问:“如何是解脱?”师曰:“谁缚汝?”问:“如何是净土?”师曰:“谁垢汝?”问:“如何是涅槃?”师曰:“谁将生死与汝?”

3问:“如何是西来意?”师曰:“问取露柱。”曰:“学人不会。”师曰:“我更不会。”

4大颠问:“古人云,道有道无俱是谤。请师除。”师曰:“一物亦无,除个甚么?”师却问:“并却咽喉唇吻,道将来?”颠曰:“无这个。”师曰:“若恁么,汝即得入门。”

在南岳弘法期间,希迁禅师除了日常接众之外,还作过一些文字著述,现存有《参同契》和《草庵歌》。关于《参同契》的写作因缘,《五灯会元》是这样记载的:

有一天,希迁禅师看《肇论》,至“会万物为已者,其唯圣人乎”一语时,拊几而叹曰:“圣人无已,靡所不已。法身无象,谁云自他?圆鉴灵照于其间,万象体玄而自现。境智非一,孰云去来?至哉斯语也。”于是掩卷而坐,不觉进入梦中,梦见自己与六祖同乘一龟,游于深池之内。醒来之后,仔细推详--“灵龟者,智也。池者,性海也。吾与祖师同乘灵智,游性海矣。”遂著《参同契》,云:

  “竺土大仙心,东西密相付。   人根有利钝,道无南北祖。   灵源明皎洁,枝派暗流注。   执事元是迷,契理亦非悟。   门门一切境,回互不回互。   回而更相涉,不尔依位住。   色本殊质象,声元异乐苦。   暗合上中言,明明清浊句。   四大性自复,如子得其母。   火热风动摇,水湿地坚固。   眼色耳音声,鼻香舌咸醋。   然依一一法,依根叶分布。   本末须归宗,尊卑用其语。   当明中有暗,勿以暗相遇。   当暗中有明,勿以明相睹。   明暗各相对,比如前后步。   万物自有功,当言用及处。   事存函盖合,理应箭锋拄。   承言须会宗,勿自立规矩。   触目不会道,远足焉知路?   进步非近远,迷隔山河固。   谨白参玄人,光阴莫虚度。”

这篇诗体法语,虽文字简约,但义理却极为丰富,其影响不亚于三祖的《信心铭》。历代参禅悟道者对这篇诗文都非常重视。石头禅师圆寂于唐德宗贞元六年(),春秋九十一岁。谥无际大师。

END

感谢阅读

了解净居闲堂禅修最近咨询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qilinzhang.com/qlzkh/84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麒麟掌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