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晓
每日|安远|大事|小事|奇葩事
看着是墨绿通透的“玉麒麟”,
底下还有“大清乾隆李制”的篆书印章,
没想到竟然是树脂制造的赝品。
赣州一市民遭遇了这样的街头骗局……
看,
这就是那个“清朝的玉麒麟”
↓↓↓
威武不威武?
3月6日上午8时许,市民温女士从外面买菜回家,行至赣州市章江北大道人行道上,看见大树下几个人正在围观什么。温女士也驻足瞄了一眼,只见一个20岁左右的年轻人正在摆卖一件“古董”!
年轻人显得很神秘的样子,自称来自广西,在郊区一工地上开挖掘机,3月5日下午挖出一件“玉麒麟”文物,今日特意请假出来售卖。那件“玉麒麟”用一个黑色塑料袋装着,墨绿通透,与玉石的颜色质感高度相似,沾了些黄泥,确似刚出土的样子。
就在温女士驻足期间,围观的另外两名年轻人竞相出价,一个出价元,另一名立刻加价到元,但两人都因为没带足现金而没有成交。
就在温女士拔脚离开的时候,卖家紧随温女士推销“玉麒麟”,并表示可以便宜卖给她。温女士起初也怀疑,问他:“别人出价块你怎么不卖?”小伙子表示:“他们钱不够,要去家里拿,我不信任他们,你钱不够我可以跟你去家里。”
于是,温女士带着小伙子回到了位于文明大道赣电南苑小区的家中。为了证明“玉麒麟”的确是玉制,小伙子还拿一根头发紧贴在“玉麒麟”上,用打火机烧未能烧断头发。温女士于是相信了,最后还价至元成交。小伙子拿了现金随即离开。
当日中午,温女士家人回来,当即怀疑温女士遭遇骗局。尽管“玉麒麟”底座上有“大清乾隆李制”的印章,然而,当大家用一枚烧红的缝衣针扎向“玉麒麟”时,“玉麒麟”马上就被戳出针眼,表现出明显的树脂材料受热后的反应。
在赣州市八境路长期从事古玩收藏的吴先生看过“玉麒麟”后,一眼认定是树脂仿品。他告诉记者,用树脂材料仿制玉石在业内已经是很成熟的工艺。温女士恍然大悟:“前面两个出价的肯定是托!他一路上鬼鬼祟祟遮遮掩掩,进小区的时候还叮嘱我千万不要告诉门卫!”
3月7日,从小区门卫处得知小区大门安装有监控后,家人陪着温女士报了警。章贡公安分局东外派出所民警前来调取了小区监控录像,录像清晰记录了骗子和温女士一起进入小区、10多分钟后单独离开的过程。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民警提醒广大市民尤其是老年朋友:
千万不要购买街头来历不明的所谓“古董”,
大宗交易之前多和家人通气,
发现类似的团伙作案骗局,
立刻报警。
来源:赣州晚报
爆料/投稿/合作,联系14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便民平台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