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泪荡》剧照
绍剧三公老生筱芳锦(上)
△筱芳锦扮演的济公
筱芳锦,原名陈灿齐,字彩亭。以善演包公、关公、济公,被称为“三公老生”。他祖籍绍兴皋埠,后迁绍兴城内学士街。父陈阿根,系绍兴乱弹班乐师,工斗、钹。生有三子,灿齐居幼。灿齐自小受家庭原陶,酷爱绍剧艺术。十二岁时,他的艺术才赋被舅父林芳锦发现,几次与胞妹、妹夫商量,终于收灿齐为徒。
但林芳锦对这个得意门生的爱,只是深深地藏在心里,他对甥儿艺术上的不断上进虽时加鼓励,但是,更主要的是对于不足之处严加督责。灿齐也不负所望,一面勤学苦练,一面博采众长,利用自己的优越条件,在继承的基础上开创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向艺术高峰攀登。
△《双钉记》
灿齐十六岁那年,跟舅父在蕊芝长春戏班演戏。一天,班长周胡宝正为戏不够、凑不足时间发愁,林芳锦抓紧良机,建议让灿齐加演折子戏《轩辕镜·寿堂》,班长欣然同意。于是,小灿齐首次扮演主角包公登上舞台。
起先,观众看到一名不见经传的小青年上场主演,不觉大失所望,但当他宏亮而清晰的上场韵白一念,就把观众吸引住了,接着干净利索的抛收水袖,捋须,老练工稳的台步,更使观众暗暗称奇,尤其当他那音色清脆甜醇的小堂喉,唱至“我差包兴送寿礼,此刻还未转衙门,莫非曹节度道我寿礼少?莫不是包兴游荡在街坊?我今二堂来等候,包兴回衙问端详”后,颜时掌声四起,令人刮目相看。
首场演出的成功使舅父大为欣慰,更是悉心传授,并逐步让他演大戏《节孝图》,《玉麒麟》、《双钉记》等,深受观众喜爱。胡宝班长给他挂上了牌子,从此,灿齐就以筱小芳锦的艺名享誉四方。
正当筱小芳锦初露头角之际,十七岁那年却患上了伤寒重症,卧床一月,危在旦夕。那时艺人的生活本来就很困难,这么一来,更是雪上添霜。后来身体虽渐康复,但终因无钱调养而倒了嗓子。倒嗓,对于演员来说,等于让他弃艺改行。他彻夜难眠,泪透枕簟。
但是,他并没有在沉重的打击下倒下去,不幸的遭遇只能使他酷爱艺术之心更为炽热。他再次要求参加戏班演戏,一面扮演配角,一面抓紧练嗓,寒冬腊月他跑到积雪尺把厚的山上练,在水乡演出时面对江湖水面练。皇天不负苦心人,他终于练成了一条假嗓(亦称“怪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流派。他那“怪喉”,音质虽然弱、细,却是运腔悦耳动听,优雅婉转,腔调施律虽然运转于高音处为多,仍是韵味浓郁。从此,他艺名益振。
筱小芳锦自舅父谢世,就去掉了“小”字,坐正老生,塑造了观众喜闻乐见的众多人物形象。代表作有《玉麒麟》、《轩辕镜》、《紫金鞭》、《节孝图》等剧中的包拯,《散潼关》中的吴汉,《五龙会》中的高行周,《三国志》中的关公,神话剧《济公传》中济公及现代剧《血泪荡》中的任老爹等。
本文内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留言联系。
-Theend-
撰文
陈顺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