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麒麟掌 > 麒麟掌繁殖 > 正文 > 正文

东林点将录托塔天王李三才及时雨叶向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3/3/23 16:29:29
临沂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5837446.html

党争一直是古代王朝十分头疼的问题,党争使王朝内耗、朝政停滞、纲纪松弛。例数古代党争:东汉有党锢之祸、唐末有牛李党争、北宋有新旧党争,还有个明末东林党与阉党之争。

东汉党锢之祸,还只是简单的清退党人。却不想时代在前进,党争也在变化,到了宋朝就开始给敌对党人泼污水了,新党一些人被列入《奸臣传》,旧党则上了《元祐党人碑》。

当然要说泼污水,还是明朝有名。东林党把阉党骨干说成‘十狗’、‘五彪’,阉党也没闲着,编出来一本《东林点将录》来骂东林党。这次呢,我有闲工夫,就介绍下这些东林党骨干。

《东林点将录》是王绍徽仿造《水浒传》编写的一本书,里面就有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共一百零八人囊括了东林党骨干人员。

开山元帅

托塔李天王南京户部尚书李三才

李三才,字道甫,原籍陕西临潼,后迁居通州(漕运重镇)。因为王绍徽编《东林点将录》时候,李三才都死了两年了,且李三才份量够大、资格够老,担得起‘托塔天王’这个名号。

李三才在张居正时期就已出仕,不过一直都做一些不小不大的官。真正让李三才扬名的是万历二十七年,李三才以左佥都御史总管漕运。(漕运都富得流油)

万历这个人爱贪财,就命矿监到各地开矿收税,结果矿监到地方上横行不法,百姓苦不堪言,李三才就请罢矿税,万历压根没理他。

那李三才怎么跟东林党搅和起来的呢?

李三才跟顾宪成本来就相熟,在万历三十二年在家教书的顾宪成等人发起了东林大会,‘东林党’正式亮相登场。李三才在漕运干了那么多年,心里也有野心抱负,再加上东林党政治立场还不错,李三才就跟东林党搅和在一起了。

当时东林党势力还很弱,朝堂是浙党(沈一贯)、楚党(官应震)、东林党(叶向高)等势力共同角逐的舞台。叶向高上台后,当然也拉东林党人一把,当时任户部尚书的李三才就是入内阁的热门人物。

叶向高已经是内阁首辅了,东林党再入阁一人,那可不得了了。一时间浙党的邵辅忠弹劾李三才,接着一大波人都弹劾李三才,东林党人则为李三才申辩,朝堂乱成一锅粥,党争形势愈演愈烈。

李三才到天启年才落得一个南京户部尚书,结果还没上任就死了。

邵辅忠说李三才‘贪、伪、险、横’四大罪。

认真说起来后面三大罪都是扯淡,‘贪’才是李三才能站住脚的大罪。李三才梳理漕运近十年,说他清廉如水根本不可能。

张廷玉修《明史》时,就说:三才才大而好用机权,善笼络朝士,抚淮十三年,结交遍天下,性不能持廉,以故为众所毁。

这一句‘性不能持廉’,再加上主管漕运,说李三才贪个十万八万两,我觉得都是少的……

而且矿税不是向百姓征收的,而是向商人征收,李三才极力罢矿监,动机不纯……

(不过李三才治淮十三年,淮河平定,百姓深受其福)

总兵都头领两员

天魁星及时雨大学士叶向高

叶向高,字进卿,福建福清人。

《水浒传》里及时雨是谁?当然是老大宋江了。

叶向高不是东林党的老大,实际也差不多,他从万历三十五年就入内阁,曾经一个人主持内阁达七年之久,天启元年叶向高二度入阁,天启四年下野回家。

从叶向高的履历来看,真可谓劳苦功高,比‘宋江’还‘宋江’。叶向高主持政局,维持国家的稳定,这是有积极意义的,甚至可谓彪炳千秋。特别是明熹宗继位后,国家刚从三大案的阴影走出来,有叶向高这个老成持重的重臣任内阁首辅,让国家不至于崩溃。

叶向高是东林党人不假,他在一定程度上给东林党人庇护,不过他对其他党派温和,不像赵南星一样喊打喊杀。

(李三才入阁,叶向高就出大力,结果党争愈演愈烈。

赵南星主持癸亥京察,叶向高身为首辅任由放纵,结果其他浙党等人被一股脑扫出朝堂。

魏忠贤对东林党下手,叶向高百般维护,引得魏忠贤势力反弹,党争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瑕不掩瑜,叶向高身为首辅没有遏制党争,却也变相维持朝堂稳固。

李逊之说:既不能得于内,又无以解于外,惟有一去谢责而已。身为元老,委蛇中立,而欲收无咎无誉字功,得乎哉!

(翻译:不能平内乱,又不能解外患,只能去职以谢天下。身为元老,与两边虚与委蛇,保持中立,想既没有罪责又没有美名,可能吗?

就怕遇到这样当官的,既不想好又不想坏,保持中立得过且过。怠政,就是对朝政最大的破坏。)

天罡星玉麒麟吏部尚书赵南星

赵南星,字梦白,高邑人。

赵南星资格老,名气大,赵南星与顾宪成、邹元标共称‘三君’,在东林党里叶向高的威望都不如他。

赵南星是万历二年进士,是从张居正时代过来的人。张居正死后,朝中多有落井下石的人,赵南星则没有。(人品还是可以的)

赵南星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在万历二十一年中,与吏部尚书孙鑨主持京察(人员还有都察院的人和赵南星好哥们吏部考功员外郎顾宪成)。孙鑨将自己外甥罢免,赵南星将好友王三余罢免,结果就赵南星找到内阁大学士赵志皋的弟弟头上了。

赵志皋可是好人,就是性子有点蔫,曾被顾宪成等人以集体辞职威胁,而起因则是因为西华门受灾。赵志皋真是背一口好锅啊……其实这是博得名声一种手段,赵志皋当时是内阁首辅,骂了他不怕被报复,还能得名声,要我我也骂。

至于这次京察为什么吏部敢跟内阁硬杠呢?说白了就是吏部想在京察绕开内阁,自己独揽京察大权。赵南星和孙鑨先找自己人做做样子,接着拿内阁开刀,罢免的就是内阁势力的人。)

内阁当然不干,新任内阁首辅王锡爵手段强硬,把孙鑨和赵南星弄倒了,顾宪成也干脆回家教书去了。

赵南星再次牛气也是因为京察,这次是癸亥京察。因为移宫案,东林党彻底在朝堂上露大脸了,以前的东林党大佬也都一个接一个起复,赵南星也跑到都察院了。

这次癸亥京察,以(前吏部尚书)张问达和赵南星为主导,加上杨涟(左副都御使)、叶向高(内阁大学士)等人合力,把浙党、齐党大部分势力都清楚京城,朝堂上彻底成了东林党和阉党的舞台。

(结果叶向高被魏忠贤赶跑,赵南星免职流放,杨涟惨死狱中。

什么是赢?

什么是输?

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qilinzhang.com/qlzfz/107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Copyright © 2012-2020 麒麟掌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