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封建王朝的封赠制度是官场中的重要的礼仪之一。封赠制度是封建王朝为了推恩,把官爵授予本人妻室、父母的制度。父母健在为封,已经逝世者为赠,一般习称:“封赠”。也就是说我们常说的:“光宗耀祖”。封赠制度起源于晋朝,到唐朝时,就很完备了。明清以来,只有一品高官可以追赠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连同自己共四代,所以也叫做“四世一品”。
即墨古城中,建有“四世一品坊”。就是封赠黄嘉善和他的父亲、祖父、曾祖父为一品官员的。
黄嘉善的祖父黄正,父亲黄作圣都留有画像。画像身著红袍,胸前补服画着象征着一品大员的文禽图案—仙鹤。
但是,黄嘉善胸前补服的图案却完全不是文禽的图案,他胸前补服的图案更像有一个龙头。
黄嘉善坐像
我们知道,龙的图案是只有皇帝级才能享用的,那黄嘉善补服为什么会出现像龙一般的图案呢?
调查明朝相关文献《舆服志》,明朝文武官员官服颜色,补子图案如下:
文官:一品绯袍,绣仙鹤;二品绯袍,绣锦鸡;三品绯袍,绣孔雀;四品绯袍,绣云雁;五品青袍,绣白鹇;六品青袍,绣鹭鸶;七品青袍,绣鸂勒;八品绿袍,绣黄鹂;九品绿袍,绣鹌鹑。
武将:一品、二品绯袍,绘狮子;三品绯袍,绘老虎;四品绯袍,绘豹子;五品青袍,绘熊;六品、七品青袍,绘彪;八品绿袍,绘犀牛;九品绿袍,绘海马。
黄嘉善做过一品大员,但是胸前的补服明显不是仙鹤的。(还有一种说法是黄嘉善是兵书尚书,是武职,这个说法不对,明朝的武职地位比文臣地位低的多,兵部尚书绝对是文职官员,黄嘉善胸前的补子也不是一品武职的狮子)。他的补服是明显超越了九品十八级的服饰了。
明代还有官员有特殊的服饰吗?
有!
在明代官服中还有一种特殊的服饰类型——“赐服”。也就是说是皇帝特批的官服。
明代赐服主要有四种:蟒袍、飞鱼袍、斗牛袍、麒麟袍。主要赐给三类人:
一类是太监等近侍:《明史·舆服志》引《大政记》:“永乐以后,宦臣在帝左右,必蟒服。
一类是外蕃之王。《明史·舆服志》:“永乐中,赐琉球中山王皮弁,玉圭,麟袍,犀带。
最重要的一类是少数朝臣,他们有功于朝廷或名人后裔。《明史·舆服志》:衍圣公秩正二品,服织金麒麟袍。
黄嘉善是明王朝的功臣,他平生都得到皇帝什么样的赏赐呢?
汇总《黄氏家乘》年谱编辑如下:
从年谱中可以看出:黄嘉善一生有两次得到皇帝赐的大红飞鱼服。
一次是万历三十九年因三边大捷,斩杀蒙古兵千贰佰级所赐。
一次是天启元年,因兵部叙覆延镇捷功所赐。
这两次赏赐记载在万历三十九年敕谕和天启元年敕谕中。
本来,这篇文字写到这个地方,就应该有结论了。画像中,黄嘉善的父亲和祖父穿的都是一品官服,黄嘉善穿的是皇帝赐给的大红飞鱼服。
新的证据
可是,当查到了飞鱼服的相关资料后,我瞬间迷茫,新证据有随时推翻结论的可能。
难道不是飞鱼服?
明代赐服纹样最高级别为蟒,其次是飞鱼。《山海经》记载飞鱼:“其状如豚而赤文,服之不雷,可以御兵。””《林邑国记》说:“飞鱼身圆,长丈余,羽重沓,翼如胡蝉。”是一种龙头、有翼、鱼尾形的神话动物。
因为飞鱼可以御兵,所以皇帝两次赐给黄嘉善飞鱼服都是因为打了大胜仗,立有战功。
孔府飞鱼服的尾巴呈鱼状
但是,查到了孔府旧藏的一些图片资料。从资料中可以看出,明朝的蟒袍的龙袍的最大的区别是蟒袍是4爪,(龙袍5爪)而飞鱼服和蟒袍最大的区别是飞鱼服是鱼尾巴。(如上图红框圈出)
而从黄嘉善的补服的图案来看,这明显的跟这幅图片的不一样,不是鱼的尾巴。
难道是斗牛服?
明朝还有一种赐服是:斗牛袍,明代斗牛袍为蟒形,鱼尾,头双角向下弯曲如牛角状。这个和黄嘉善的坐像前的补子明显不同,黄嘉善补服前的图案不是弯弯的牛角状,而是直的龙角状。斗牛服图片如下(头上的角是弯的)
斗牛袍
难道是麒麟袍?
还有一种是麒麟服,麒麟形状象鹿,全身有鳞甲,牛尾马蹄,有一只肉角。后人将它作为吉祥的象征广泛用于各类器物的装饰。麒麟的形象也经过一番变化,将头绘成龙首并有两角,尾绘成狮尾等等。麒麟服和其他赐服最大的不同的是麒麟服的足部是牛蹄状的。(如图圈出的牛蹄状)
牛蹄状的麒麟服
黄嘉善的补服上的图案上的神兽是没有露出爪来,很难判断是蟒爪还是牛蹄。他的补服是否是麒麟服呢?不知道。从图像来看,很像。但从黄嘉善的生平史料来看,没有找到得到过御赐的麒麟服的记载。
难道是蟒袍?
弘治十五年,《大明会典》修成,明孝宗为奖励参与编修的大臣,特赐大学士刘健、李东阳、谢迁等蟒服,开内阁大臣赐蟒之先例。后来的抗倭将领戚继光也曾得到御赐蟒服的荣耀。蟒纹与龙纹相似,区别在于龙为五爪,蟒为四爪。明人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记载说:蟒衣为象龙之服,与至尊(即皇帝)所御(龙)袍相肖,但减一爪。
若把黄嘉善的补服的图案和蟒袍对比,看成是蟒袍,也是非常像的,因为没有露出爪来。
但是从黄嘉善的文献资料来看,其平生没有见到其御赐蟒袍的记载。
考据进入了死胡同。
斗牛袍生平资料无记载,图案的兽角不是弯的。所以不是斗牛袍。
蟒袍、麒麟袍因为补服没有露爪,生平资料也没有记载,所以也不能确定。
飞鱼服虽然《黄氏家乘》中有记载,但是补服图案尾巴又不是鱼形状的,所以也不敢确定。
新证据
最近查到了明朝四川播州宣慰司使杨应龙祖赐的飞鱼服的图片,其尾巴也不是鱼尾状的,而是分叉的。这和孔府的那张图片又有很大的区别。看来明朝人绣飞鱼服也是想象着绣,没有个准。(下图,飞鱼的尾巴不是鱼尾状的,是分叉的,红圈圈出)
杨应龙祖赐的飞鱼服
难道黄嘉善穿的就是飞鱼服。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画师中也有一千个大红飞鱼服?结论虐我无数遍,我待证据如初恋。
予不敏,祈请方家指正吧!
参考书目
《黄氏家乘》
《舆服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