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via网络
普普通通的宦官,能被写进历史肯定是做了大事。历史上比较出名的太监大都是没干什么好事的奸佞之人。除了他,郑和。
郑和原本叫马三保,原本是一个梦想着航海去麦加的云南回民少年。先是被迫征为太监,后来成为燕王朱棣的一个随从。这本来是一个悲伤的故事,直到马三保27岁时立了大功。靖难之役中的郑村坝之战,是一场以少胜多的传奇。当时,朱棣以8万人马对抗建文帝50万大军,郑和请令率百余骑兵迅速冲进对方帅营。另一头建文帝的主帅李景隆是震惊而懵逼的因为他不知道燕军有多少人,朱棣趁机连破李景隆七营,大败南军。因为在郑村坝之战的功劳,在朱棣登基后,为马三保赐姓郑。
但是成为一个位高权重的太监从来不是郑和的梦想。在他心里还是没有忘记航海去麦加的梦想。所以说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皇上正好需要你呢?
中国历史是强盛的朝代,必定会做一些四海扬国威的事。在朱棣的安排下,永乐三年六月十五日,郑和身负威服四海和寻找建文帝朱允炆的重任在福建五虎门起航。
郑和下西洋的船到底有多大?根据《瀛涯胜览》卷首最早对郑和宝船的介绍,“大者,长四十四丈四尺,阔一十八丈;中者,长三十七丈,阔一十五丈”。大者,就是后来被人们称为郑和宝船的巨型大船。
我觉得是可靠的。撰写《瀛涯胜览》的是会稽人马欢,他和郑和一样是个伊斯兰教徒。在郑和下西洋时,因为能翻译番书,而被选中,在永乐和宣德年间三次出海。
马欢对自己的亲身经历作了忠实的记录。他说自己“金帛宝货略不私己,而独编次《瀛涯胜览》一帙以归”。郑和下西洋的全部官方档案,已经被反对派兵部侍郎刘大夏一把火烧光了,像马欢这样的第一手资料是值得尊重的。
光说长四十四丈,宽十八丈,我们很难理解郑和宝船有多大。一丈就是十尺。但是每个朝代的度量衡都不太一样。我查了查,明代的度量分为民尺和官尺。民尺1尺等于官尺8寸。官方造船“俱用官尺为准”。而明代官尺的1尺相当于今31.1厘米,所以宝船的长与宽应分别为米和56米。这是什么概念呢?
喜欢邮轮的人一定知道皇家加勒比的海洋量子号,海洋量子号总长度米,宽41米。作为量子系列中的第一艘邮轮,重约16.8万吨,可容纳名乘客,是世界上最大的十艘邮轮之一。当站在海洋量子号上面的时候,可以试着想象在六百多年前,古人制造了有量子号一半大的巨轮。
除了《瀛涯胜览》,随郑和下西洋一次的巩珍在《西洋番国志》中写到,郑和宝船的巨大没有船能与之为敌。船上的篷、船帆、船锚、甚至是舵都非常重,没有二三百人是举不动的。
虽然装备精良,可郑和拜访每一个国家都不是为了掠夺和殖民,而是为了交流和贸易,当然更重要的是创造“万国来朝”的盛景。郑和还带回来了几头被误认为“麒麟”的长颈鹿,这也侧面证明了郑和船队的船都很大。毕竟在现代海运长颈鹿也不是简单的事情。
郑和宝船上有“九桅十二帆”分布,前上甲板竖三桅,形成一个等腰三角形。主甲板纵竖三桅成一条直线。后船楼平台竖三桅,尾桅侧立于左。“十二帆”都是四角布帆,中间三桅每桅挂大小两面,剩下都是单面布帆。
中国古代的造船技术比你想的要厉害!
有人认为以明初的造船业水平,不可能造出长四十四丈、宽十八丈的大的海船。对此,我认为toonaive!你不知道古代人为了出门有多努力造船。每一个航海家在出行前都要把自己的舰队打造极致。
唐时海船“大者长二十丈,载六、七百人。”历史课本里还有一种“俞大娘”航船,能“开巷为圃”,也就是说船大得可以种菜了。而这么大的船,只不过是商船。到了宋朝,宋徽宗时为了出使高丽,曾造有六艘“顾募客舟”和两艘“神舟”。客舟“长十余丈,深三丈,阔二丈五尺。”而“神舟之长阔高大、什物器用、人数,皆三倍于客舟。”也就是说宋徽宗的神舟已经有三十多丈长。
朱元璋这么努力造船,完全是受了陈友谅的刺激。陈友谅本身就是渔民出身,从小和船混在一起,他的战船又大又高,名字也很厉(zhong)害(er),起名的风格大概就是霸天虎、威震天的海洋版,叫混江龙、塞断江、撞倒山、江海鳖......朱元璋的小渔船在水战中吃了不少亏,所以痛定思痛老朱家在造船上下了血本。朱元璋在位期间,仅在南京就种下棕树、桐树等,各上千万棵,用来造船。
郑和也不负期待,先后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了非洲东岸,拜访了许多国家,包括今天的索马里、莫桑比克、肯尼亚等国,这也是古代中国人到达过的最远的地方。
现在在马来西亚马六甲还有郑和三宝文化馆和当地华人供奉的三宝庙。
《天下全舆总图》证明中国人最早测绘、发现世界的历程,比西方的哥伦布、麦哲伦们更早更远。它的注释写明在永乐十三年随正使太监马三保等人前往榜葛刺(今天的孟加拉国),到达忽鲁谟斯(今霍尔木兹海峡附近),在永乐十六年回京。
还记得我一开始说的那个叫马三保的云南少年的梦想吗?郑和六十多岁的时候终于在最后一次下西洋中到达了他向往的麦加。但他却没能回到故土,最终在返程途中,死于他第一次下西洋的第一站占城。
部分资料参考厦大历史系教授庄景辉《郑和宝船尺度的探索》
你有什么一直想去还没去的地方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